在DR(數字化X射線攝影)系統中,IBS(Image Brightness Stability,圖像亮度穩定) 是一種自動控制系統,其核心功能是通過動態調整X射線曝光參數(如kV和mA),在不同體型、不同檢查部位的患者中實現圖像亮度的穩定,同時最大限度降低不必要的輻射劑量,保護患者和醫護人員的安全。

IBS的核心功能與技術原理:

1. 功能定義

IBS(或稱為ABC,Automatic Brightness Control)是DR系統中用于維持圖像亮度一致性的技術。它通過實時監測圖像信號強度,自動調節X射線管的輸出參數(如管電壓kV和管電流mA),確保無論患者體型差異或組織密度變化,最終成像的亮度和對比度始終處于最佳診斷范圍。

2. 實現機制

- 實時監測與反饋:在使用普利德動態DR給患者拍片時,系統通過探測器或影像增強器輸出的信號強度,持續評估圖像亮度。當檢測到亮度偏離預設閾值時(例如因患者組織密度變化導致X射線吸收差異),IBS會觸發調整機制。

- 參數動態調節:根據監測結果,系統自動調整kV(控制X射線穿透能力)和mA(控制X射線量),以平衡圖像亮度與輻射劑量。例如,對肥胖患者可能提高kV以增強穿透力,而對兒童則降低mA以減少劑量。

IBS如何實現輻射劑量的優化控制:

1. 減少冗余輻射

傳統固定參數曝光可能因患者體型差異導致過量或不足的輻射。IBS通過動態調整參數,僅在必要時提供最低有效劑量,避免因“一刀切”設置造成的過度照射。

2. 適應不同體型與部位

- 肥胖患者:IBS可自動提高kV以穿透更厚的組織,同時避免因盲目增加mA導致的劑量超標。

- 兒童或瘦弱患者:系統會降低mA和kV,減少對敏感組織的輻射損傷,同時保持圖像清晰度。

總結:IBS是DR系統中實現“高質量成像”與“低劑量輻射”平衡的關鍵技術。通過動態調整X射線參數,它不僅提升了圖像一致性,還顯著降低了患者和醫護人員的輻射暴露風險,是現代醫學影像設備智能化、安全化的重要體現。